保安服务业的起源
发布日期:2023.06.09
访问量:262
保安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对安全的需求日益增长,有偿保安服务业应运而生,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的保安服务业。
保安服务业是保安从业单位为个体或群体提供有偿安全服务的一个行业,是第三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保安从业人员在服务经济社会和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工作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安全防范力量。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保安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犯罪活动大增,危害着社会的安全。企业主和资本家需要一个安全、良好的经营环境,可是政府的警察部门却无法满足社会安全的需求,于是一种社会性的有偿安全防范服务的保安行业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发展壮大。美国于1850年首创了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叫平克顿侦探社。紧接着,随着电报的问世,在1859年,佩里·布林克成立了第一家装甲押运公司。从此,美国形成了以人力保安为基础,与技术防范、专业押运相结合的保安服务。
19世纪后期特别是20世纪以后,保安公司陆续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随着资本的扩张而走向世界。通观西方保安服务行业,从其提供的保安服务内容来看,可分为六大基本形态即押运公司、私人侦探公司、防范报警公司、巡逻、守卫公司、保险调查公司及其他形态(如测谎服务、训练特种人员等)。可以看出,许多西方保安业向多方位的服务范畴发展,其服务项目不仅限于某一形态,而是几种形态的高度综合,显现一种多功能的民间安全服务体系。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保安服务行业在世界各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保安技术产品为中心,集设计、研制、开发、生产、服务等为一体的多样化的新兴产业,成为各国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古代保安服务
早在1400 多年前的南北朝末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对安全的需求,一些富豪商贾长途运送财物,大多雇请一些会舞刀弄棒、武艺高强的武士护送。这种护送活动都是自发性的个体行为,尚未达到一定规模,也未形成行业组织。这是保安服务的萌芽。
明清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财、物流动频繁,在社会动荡、治安秩序混乱的情况下,盗贼猖獗,杀人越货等时有发生,为满足客户对安全的需要,一种以专门提供有偿安全护卫的“镖局”(亦称“镖行”)应运而生。这些“镖局”雇佣一定数量训练有素、武艺高强的人士,为达官贵族、豪门富贾押运贵重物品或保护其人身安全。到了清代,全国的“镖局”得到空前发展,在人员规模、业务范围、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已进入鼎盛时期。这是我国保安服务业的雏形。
尽管我国古代保安服务的形式出现较早,“镖局”也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保安服务业。
三、我国保安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
1978年,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重点全面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社会对安全防范的需求也日益增长。许多企业迫切需要能够从市场上取得保安服务,而不是在单位内部自建保卫部门。1984年12月,我国当代第一家保安服务公司--在深圳蛇口成立,它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保安服务业的诞生。这一新生事物很快得到有关方面的肯定与支持。一个月后,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借鉴外国经验,在大中城市创建保安服务公司”
进入20世纪 90年代,保安服务公司迅速发展,遍布大中城市。2000年2月,公安部制定下发了《公安部关于保安服务公司规范管理的若干规定》,对保安服务公司的性质、经营范围和管理体制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同年3月,公安部在深圳召开了首次全国保安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了规范保安服务业发展的“统一领导、统一审批、统一培训、统一经营、统一服装”的“五统一”原则,标志着我国保安服务业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2006年6月1日,公安部制定发布了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保安服务操作规程与质量控制》,这是保安服务的第一个国家行业标准,标准对随身护卫服务、人群控制服务、技术防范服务、安全咨询服务、保安员、保安管理人员职责、保安服务合同的评审和签订、保安服务的准备、保安服务质量的检查与改进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
2009年10月13日,温家宝总理签署第564号国务院令,公布《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10年1月1日起实施。《条例》是我国首部规范保安服务活动的行政法规,随后公安部出台的《公安机关实施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办法》,使我国保安工作、保安从业单位及从业人员、保安服务市场有法可依。《条例》的出台为规范和促进保安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本的法律依据,解决了多年来保安监管缺少法律依据的问题,标志着我国保安监管进入了法制化的新时期。至此,一个由《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公安机关实施保安服务管理条例办法》《保安员国家职业标准(2014年修)》《保安服务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等组成的保安监管法律规范体系基本形成。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全面推进,特别是《条例》颁布施行和相关改革发展政策的不断出台,合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保安服务市场初少形成,政府监管、市场导向、行业自律发展格局基本建立。
在全国保安服务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中国保安协会作为全国性的保安服务行业管理协调组织于1992年山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25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适应行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都陆续成立了保安协会,在促进行业规范、引导行业自律、促进保安服务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